NEWS CENTER
隨着綠色能源時代的加速到來,能源裝備制造行業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給能源裝備的穩定運行帶來挑戰。3D掃描技術作爲能源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撐技術之一,已成爲能源制造企業精准把控質量生命線的的技術高地。思看科技深耕三維視覺數字化技術,在能源行業數字化領域有着廣泛的成功實踐,致力于與行業夥伴共同開辟智能化、數字化的發展藍圖。
項目背景
案例典型中的客戶是四川某大型水電設備制造商,旗下設有水輪機廠、機械廠,成套现有產品有軸流式、混流式、沖擊式、斜擊式、貫流式臥式、立式水輪發電機組、勵磁控制屏(櫃)、主閥(門)等。公司具備水電設備及配件的自主研發、生產以及安裝能力,是目前西南地區水輪機生產制造的龍頭企業。

本次項目要檢測的是水輪機蜗殼,蜗殼是一種螺旋形的殼體結構,位于水輪機的入口部分,通過均勻地引導水流到水輪機的導葉和葉片上,以提高水輪機的能量轉換效率,保障水輪機穩定運行。
01客戶需求與痛點
客戶需要借助三維掃描儀對蜗殼進行完整掃描,獲取各部件的尺寸偏差數據,並將其與原始CAD模型進行比對,判斷各部件是否會存在幹涉的情況,評估機加部分的形位公差,確保现有產品符合後續的安裝精度,最終實現整體質量的控制。

客戶以往采用激光跟蹤儀或其他傳統測量手段進行尺寸測量,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面臨較多挑戰:
1. 蜗殼體積龐大,不便于移動,只能在車間現場進行測量,然而現場測量環境的變化,容易對普通測量儀器的精度造成影響。此外,由于工件數據量較大,普通的測量設備數據處理效率低下。
2. 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焊接工藝、內外部壓力以及運輸過程中重力作用,容易導致蜗殼變形,其表面細小的形變缺陷難以被精准采集。
3. 蜗殼表面存在較多曲面結構,傳統測量手段僅能獲取部分點位數值,對工件整體形變情況,曲面的曲率、弧度等參數難以全面獲取。
4. 蜗殼與其他部件(如座環、導水機構等)的裝配精度要求非常高,任一部位測量數據不完整都會嚴重影響後續的裝配過程。
所以客戶需要一款能適應于現場作業環境、便于移動且能用于大型工件全尺寸測量的設備。
02解決方案及優勢
爲了應對以上挑戰,項目最終采用TrackScan Sharp系列跟蹤式三維掃描系統完成了蜗殼全尺寸測量。
01 現場掃描:掃描儀便攜靈活,具備超強的穩定性,不易受震動、溫度、噪音等環境影響,無需特定的測量環境或搬運工件,在複雜車間現場可以隨時隨地開展測量,兼具掃描靈活性和效率。

設備具備動態掃描功能,可在震動的車間現場保持高精度測量,即便在加工過程中進行掃描也不影響測量精度,便于更好地控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形變情況。

02 高效掃描:系統搭載智能邊緣計算引擎,支持實時運算並輸出坐標數據,大大減少數據傳輸量,提高掃描效率,掃描全程僅需2小時。在掃描能源電力等大型裝備時,通過利用少量標記點進行轉站,可進一步擴展跟蹤範圍和掃描範圍,有效提升掃描應用的靈活性及大尺寸裝備的測量效率。

03 精准全面:設備單站測量範圍遠遠大于普通三維掃描儀,無需頻繁轉站,減少了後續的拼接誤差。

該款掃描儀配備2500萬像素高性能工業相機,結合強大的算法性能,大尺寸、遠距離測量也能保持高清高帧率圖像捕捉。

憑借其高便攜性、靈活性,對于蜗殼表面細微缺陷,曲面曲率、弧度、圓孔、凹槽等複雜幾何結構也能完整采集。不僅能輕松獲取關鍵部位尺寸信息,還可以精准采集未加工區域的尺寸信息,全面控制现有產品的生產質量。


04 數據分析報告:使用配套軟件進行點雲數據處理,拼接擬合後,生成完整的三維模型。同時測量、分析和評估所需要的參數。


將生成的三維模型與原始CAD模型導入軟件中進行對齊,形成直觀的色譜偏差報告。針對機加工部分,分析形位公差,確保關鍵部件的尺寸符合余量加工要求,並尋找最合適的加工基准,爲後續的加工和裝配提供數據參考。

03項目意義
本次項目,客戶創新性地采用三維數字化手段,攻克大型蜗殼測量難題,是企業在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領域的一次重要實踐。
TrackScan Sharp系列跟蹤式三維掃描系統在大型裝備複雜曲面的尺寸檢測方面表現十分突出,以其高便攜性、大範圍測量、高穩定性等特性,幫助客戶高效地完成了蜗殼的全尺寸三維數據獲取。
尤其是,設備支持在生產環節進行掃描,客戶可以一邊生產加工,實時監測加工情況,不斷調整加工工藝,避免加工完成後才發現现有產品尺寸不合格,從源頭提高了现有產品的合格率,從而提升现有產品的整體質量控制水平。
面向未來,思看科技將繼續融合創新,探索更具前瞻性的3D數字化技術和现有產品解決方案,攜手客戶、行業夥伴積極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爲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構建萬物數字化時代貢獻思看力量!